全国免费热线:400-9913-666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>>景区资讯>>旅游动态

黄陂:“五主模式”促全域旅游发展

发布时间:2016-12-29 03:27:24    浏览次数:998

全域谋划,全境打造,全面升级......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旅游消费需求的升级,发展全域旅游已成为我省各地党委、政府的重要工作抓手。目前,我省已有16个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和2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单位,各地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中,主动谋划、积极探索,成效显著,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。特开“提质增效看旅游”专栏,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示范单位,展示其发展全域旅游的成果与经验。

   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800万人次,创旅游综合收入 70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 25.2%和36.4%。
    2016年,黄陂全域旅游发展势头强劲。
    旅游已成为黄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兴农富民的重要产业,以党政主导、企业主角、农民主体、品牌主打、行业主管的“五主模式”发展全域旅游。

    全区布局 推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

    全域旅游,规划先行。黄陂区委、区政府用“全域大旅游”理念编制《黄陂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规划》,把整个黄陂作为最大的景区来规划和经营,加快构建黄陂“一城一环二轴四区八业态”的全域旅游新格局。
    “一城”即:打造黄陂前川商贸文化旅游新城;“一环”即:打造串联全区旅游核心景区的旅游环线经济带;“二轴”即:以滠水河和岱黄高速木兰大道为水陆联动两条旅游发展轴,沿轴推进建设生态绿道、航空小镇、赛车小镇、生态小镇等项目布局;“四区”即:北部生态旅游区、西部临空经济区、东部休闲农业区、南部商贸休闲旅游区;“八大旅游业态”即:生态观光游、文化娱乐游、休闲购物游、赏花踏青游、乡村体验游、运动健体游、康养度假游、研学科普游。
    同时,把公共设施建设与旅游服务配套共享。近年来,黄陂区投入80亿余元,全方位提升旅游基础设施。
    目前,黄陂区拥有了全省最标准、最完善、最全面的旅游导视系统;共投资10亿余元改扩建了该区旅游公路,实现了15分钟可到达一个景区,2小时串联所有景区的“15+2”旅游交通圈;新建了黄陂旅游集散中心;实现了旅游区电网、网络全覆盖。
    黄陂积极推动旅游业与工业、商业、金融、物流、影视娱乐等产业的互动发展。如利用周大福珠宝加工基地和北车修造基地发展工业旅游,利用“台创园”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,利用奥特莱斯和汉口北市场群发展商业旅游,打造“木兰康谷”发展康养旅游。增强了旅游业的辐射能力和发展后劲。
    此外,黄陂通过“村景融合、农旅结合、精准扶贫”的方式发展乡村旅游,打造28个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,推动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。2015年,黄陂被评为全国“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区”,木兰草原新村被农业部评为“中国最美休闲乡村”。

    企业唱主角 投资旅游产业合力发展

    黄陂的民营企业家们看好黄陂旅游,纷纷回归投资旅游。
    据统计,该区从事旅游行业创业总人数现已达到2.5万人,投资100万元以上的1550人,兴办旅游企业近百家,其中规模化旅游企业达到12家,成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    景区开发建设以“业主+村组+农民+行政组织”的“景区带村”的开发战略和各方联动模式为主,吸引社会业主投资达百亿元。
    目前,已建成景区16家,正在打造的景区20多家,黄陂成为全国A级景区的最密集区。
    此外,黄陂还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,休闲特色集镇6个,休闲专业村58个,休闲山庄168家,星级农家乐956家,其中最高等级的五星级农家乐9家,位列全省第一。
    至此,黄陂区集“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于一体的旅游服务体系基本形成。
    黄陂已成为我省旅游投资洼地。在2015年华中旅博会上,全省签订项目480亿元,黄陂独揽其中300亿元旅游项目大单。
    目前,盘龙城遗址公园、周大福珠宝文化旅游产业园等项目成批兴建;梅店“万国之窗”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区、吉利赛车旅游小镇等多个50亿元以上的旅游重大项目已在规划,即将落地;大连万达等一批旅游领军企业纷至沓来;与中央歌剧院合作打造原创民族歌舞剧《千古木兰万世花》年底即将惊艳亮相。
    所有这些,对于把2261平方公里的黄陂打造成全域性的世界旅游目的地,必将打下坚实基础。

    农民主体 融入旅游产业共赢发展

    旅游火了,农民富了。黄陂的全域旅游发展,让农民成为主体,获得旅游发展的红利。
    黄陂积极组织农民依托自己的山水、林地、耕地、建筑、人力、资金等参与景区开发,入股分成。据统计,每年各景区合计支付给村集体的门票分成收入达几百万元,支付给农户的山场、田地租赁金达近千万元,并为农民量身打造不同类型、不同规模、别具一格的休闲山庄或“农家乐”。
    同时,积极引导农民全面参与景区的餐饮、住宿、旅游商品等配套服务,从而使许多农民成为了酒店业、餐饮业、运输业、农副土特产经营业、传统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等行业的老板。
    在此基础上,北部地区乡镇从实际出发,定位于旅游服务型中心城镇,着力打造了一批特色旅游、文化、商贸、生态镇,形成“名镇效应”,使北部地区城镇化率达到45%以上。

    如今,木兰乡成功创建全省旅游民镇,大余湾被命名为湖北省旅游名村,长轩岭街和蔡店乡刘家山村分别成功创建武汉市首批旅游名镇、名村。
    据统计,黄陂区有10万农民吃上了旅游饭,直接从业人员达到6万人左右,间接就业达25万人左右,涉及旅游产业的街乡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2%,景区周边50多个村从过去的贫困村一跃成为该区最富裕、最美丽的山村。

400-9913-666